歡迎加貴州師范大學歷史與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 考研咨詢QQ:800179089
貴州師范大學中國哲學史考研精品高分資料套餐
貴州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yè)歷年招生信息
招生年份:2024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010101 |
研究方向 |
010101馬克思主義哲 學 00不區(qū)分研究方向 (1)全日制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11馬克 思主義哲學原理④811西方哲學史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711馬克 思主義哲學原理
考試范圍 (一)物質觀 哲學的科學內涵、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哲學的基本問題。哲學的兩大基本派別。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歷史形態(tài)。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陷。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內涵。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及其意義。物質與運動的關系。運動和靜止的關系。物質運動與空間、時間的關系。意識的產生、本質及其能動作用。意識是主客觀的統(tǒng)一。世界的統(tǒng)一性在于物質性的含義及其現(xiàn)實指導意義。 (二)實踐觀 實踐的本質含義。實踐的主體和客體及其相互作用。實踐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人對物質世界實踐把握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實踐是人與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自在世界(自在之物)與人類世界(為我之物)的關系。 (三)辯證法 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聯(lián)系的多樣性和條件性。發(fā)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唯物辯證法過程論的內容和意義。規(guī)律及其客觀性。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表現(xiàn)。唯物辯證法理論體系的基本內容。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矛盾的含義。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及其相互關系。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二者的相互關系。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及二者的相互關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及二者的相互關系。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tǒng)一。質、量、度的含義。認識質、量、度的意義。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隙ê头穸捌湎嗷リP系。辯證的否定觀(否定的辯證性質)。否定之否定的含義。必然性和偶然性、本質和現(xiàn)象、原因和結果、可能性和現(xiàn)實性、內容與形式的辯證關系。 (四)認識論 兩條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唯物論的反映論(唯物主義認識論)與唯心論的先驗論(唯心主義認識論)的對立。辯證唯物主義反映論(能動反映論)和舊唯物主義反映論(機械反映論)的區(qū)別。辯證唯物主義的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對立。認識的本質。認識的主體和客體及其關系。實踐與認識(理論)的關系。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非理性因素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認識過程的反復性和無限性(或認識運動的規(guī)律、認識運動的辯證過程)。認識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真理的客觀性(真理觀上的唯物論)。真理的具體性(或具體真理)。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及其辯證關系(真理觀上的辯證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真理標準的唯物論)。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真理標準的辯證法)。價值及其特點。價值評價、價值選擇。真理與價值的關系。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 (五)歷史觀 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地理環(huán)境和人口因素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社會生產實踐和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社會發(fā)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人類社會的有機構成。社會經濟結構的內容和功能。社會基本矛盾及其構成。生產力的內在要素及其相互關系??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xiàn)和主要標志。生產關系的本質和內在結構。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經濟基礎(社會經濟結構)的含義。上層建筑(社會的政治結構)的含義。社會的政治上層建筑及其構成要素。社會的思想上層建筑(社會的觀念結構)及其構成要素。社會生產力是社會發(fā)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和科技革命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fā)展的直接動力。社會發(fā)展的動力系統(tǒng)。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意識形態(tài)的本質。意識形態(tài)的階級性。意識形態(tài)的相對獨立性及其社會功能。文化的本質和功能。文明和文明形態(tài)。社會規(guī)律及其特點。社會進程是無數(shù)交錯的力量形成的歷史“合力”。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和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堅持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經驗深化了對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社會發(fā)展過程的決定性和主體的選擇性。人的本質。人的價值及其實現(xiàn)。社會發(fā)展與以人為本。 811西方哲學史 考試范圍 (一)希臘羅馬哲學 希臘羅馬哲學產生、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及基本精神。米利都學派,畢達哥拉斯學派,愛非斯學派,原子論學派,智者學派,蘇格拉底哲學,柏拉圖哲學,亞里士多德哲學,幸福主義,斯多亞主義,新柏拉圖主義等。 (二)中世紀哲學 中世紀哲學形成、發(fā)展和趨于沒落的過程?;浇毯驼軐W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浇毯徒谈笇W。經院哲學——經院哲學的特點、性質及內部斗爭。神秘主義和異教哲學。 (三)近代哲學 文藝復興的性質和意義。人文主義的含義及基本思想。新宗教改革運動——路德的“因信得救”、加爾文的“預定論”。自然科學中的唯物主義——尼古拉的泛神論、布魯諾的自然哲學。 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的內在聯(lián)系與差異。培根的唯物論哲學,霍布斯的機械論哲學,洛克的經驗論哲學,貝克萊的神秘論哲學,休謨的懷疑論哲學。 笛卡爾的二元論哲學,斯賓諾莎的泛神論哲學,萊布尼茨的唯心論哲學。 法國啟蒙運動。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的自然哲學。法國唯物主義的無神論思想。拉美特利的“人是機器”說,狄德羅的生機論的唯物主義,愛爾維修的功利主義倫理觀,霍爾巴赫的機械決定論。 (四)德國古典哲學 古典哲學的產生、地位及意義。康德的批判哲學——對理論理性、實踐理性、判斷力的考察。費希特的自我哲學——主觀主義和三條基本原理。謝林的同一哲學——客觀主義和辯證觀。黑格爾的思辯哲學——黑格爾體系的特點,精神現(xiàn)象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費爾巴哈對黑格爾的批判,費爾巴哈的人本哲學——人是思維與存在的基礎、人創(chuàng)造了神、人是道德的主體。 (五)現(xiàn)代西方哲學 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特點及意義?,F(xiàn)代西方哲學與古典哲學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人本主義思潮??茖W主義思潮。意志哲學。存在主義哲學。邏輯實證主義。實用主義等。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復試科目:
中國哲學史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構 |
題型結構
711馬克 思主義哲學原理 試卷內容結構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如下: 物質觀:約30分 實踐觀:約30分 辯證法:約30分 認識論:約30分 歷史觀:約30分 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 簡 答 題:5小題,每小題12分,共60分 論 述 題:2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811西方哲學史 試卷內容結構 西方哲學史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如下: 希臘羅馬哲學:約30分 中世紀哲學:約15分 近代哲學:約40分 德國古典哲學:約40分 現(xiàn)代西方哲學:約25分 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 簡 答 題:5小題,每小題12分,共60分 分析論述題:2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更多題型結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復試 |
>>更多分數(shù)線信息 | ||
錄取比例 |
>>更多錄取信息 | ||
難度系數(shù) |
>>更多難度分析 | ||
導師信息 |
>>更多導師信息 | ||
研究方向 |
招生年份:2023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010101 |
研究方向 |
010101馬克思主義哲學 00不區(qū)分研究方向 (1)全日制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1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④811西方哲學史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學姐推薦教材
71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馬克思主義哲學》 編寫組 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811西方哲學史 《西方哲學簡史》(修訂版),趙敦華,北京大學出版社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復試科目:中國哲學史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構 |
71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 簡 答 題:5小題,每小題12分,共60分 論 述 題:2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811西方哲學史 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 簡 答 題:5小題,每小題12分,共60分 分析論述題:2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更多題型結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招生年份:2022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010101 |
研究方向 |
010101馬克思主義哲學 (1)全日制 01馬克思主義價值哲學研究 02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哲學比較研究 03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西方哲學比較研究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 語(一) ③71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④811西方哲學史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復試科目:中國哲學史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構 |
71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 簡 答 題:5小題,每小題12分,共60分。 論 述 題:2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811西方哲學史 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 簡 答 題:5小題,每小題12分,共60分。 分析論述題:2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更多題型結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招生年份:2021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010101 |
研究方向 |
010101馬克思主義哲學 全日制 01馬克思主義價值哲學研究 02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哲學比較研究 03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西方哲學比較研究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④811西方哲學史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復試科目:中國哲學史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構 |
更多題型結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招生年份:2020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010101 |
研究方向 |
010101馬克思主義哲學 01 馬克思主義價值哲學研究 02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哲學比較研究 03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西方哲學比較研究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④811西方哲學史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71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一)試卷內容結構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如下: 物質觀:約30分 實踐觀:約30分 辯證法:約30分 認識論:約30分 歷史觀:約30分 (二)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 簡 答 題:5小題,每小題12分,共60分 論 述 題:2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811西方哲學史 (一)試卷內容結構 西方哲學史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如下: 希臘羅馬哲學:約30分 中世紀哲學:約15分 近代哲學:約40分 德國古典哲學:約40分 現(xiàn)代西方哲學:約25分 (二)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 簡 答 題:5小題,每小題12分,共60分 分析論述題:2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復試科目:
中國哲學史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構 |
更多題型結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招生年份:2017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010101 |
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馬克思主義價值哲學研究 02(全日制)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哲學比較研究 03(全日制)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西方哲學比較研究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④811西方哲學史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71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一、試卷內容結構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如下: 1、物質觀:約30分 2、實踐觀:約30分 3、辯證法:約30分 4、認識論:約30分 5、歷史觀:約30分 二、試卷題型結構 1、名詞解釋題: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 2、簡答題:5小題,每小題12分,共60分 3、論述題:2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811西方哲學史: 一、試卷內容結構 西方哲學史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如下: 1、希臘羅馬哲學:約30分 2、中世紀哲學:約15分 3、近代哲學:約40分 4、德國古典哲學:約40分 5、現(xiàn)代西方哲學:約25分 二、試卷題型結構 1、名詞解釋題: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 2、簡答題:5小題,每小題12分,共60分 3、分析論述題:2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復試科目:
中國哲學史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構 |
更多題型結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招生年份:2016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10101 |
研究方向 |
01馬克思主義價值哲學研究 02馬克思主義經濟哲學研究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④811西方哲學史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71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1、試卷內容結構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如下: 物質觀:約30分 實踐觀:約30分 辯證法:約30分 認識論:約30分 歷史觀:約30分 2、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 簡 答 題:5小題,每小題12分,共60分 論 述 題:2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811西方哲學史: 1、試卷內容結構 西方哲學史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如下: 希臘羅馬哲學:約30分 中世紀哲學:約15分 近代哲學:約40分 德國古典哲學:約40分 現(xiàn)代西方哲學:約25分 2、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 簡 答 題:5小題,每小題12分,共60分 分析論述題:2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復試科目:
中國哲學史 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簡 答 題: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分析論述題:1小題,每小題30分,共30分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構 |
更多題型結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招生年份:2015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10101 |
研究方向 |
01馬克思主義價值哲學研究 02馬克思主義經濟哲學研究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④811西方哲學史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71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一、試卷內容結構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如下: 物質觀:約30分 實踐觀:約30分 辯證法:約30分 認識論:約30分 歷史觀:約30分 二、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 簡 答 題:5小題,每小題12分,共60分 論 述 題:2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三、考試范圍 (一)物質觀 (二)實踐觀 (三)辯證法 (四)認識論 (五)歷史觀 811西方哲學史 一、試卷內容結構 西方哲學史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如下: 希臘羅馬哲學:約30分 中世紀哲學:約15分 近代哲學:約40分 德國古典哲學:約40分 現(xiàn)代西方哲學:約25分 二、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 簡 答 題:5小題,每小題12分,共60分 分析論述題:2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三、考試范圍 (一)希臘羅馬哲學 (二)中世紀哲學 (三)近代哲學 (四)德國古典哲學 (五)現(xiàn)代西方哲學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復試科目: 中國哲學史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構 |
更多題型結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招生年份:2014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10101 |
研究方向 |
01 馬克思主義價值哲學研究 02 社會發(fā)展與人的發(fā)展研究 03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西方哲學比較研究 04 馬克思主義經濟哲學研究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01 英語一 711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811 西方哲學史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711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科目的考試旨在考查考生對馬克思主義物質觀、實踐觀、辯證法、認識論、歷史觀等基本內容的掌握程度,以及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分析、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 811 西方哲學史 西方哲學史科目的考試旨在考查考生對西方哲學的基本理論、基本內容、基本特點和基本規(guī)律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對西方哲學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古希臘羅馬西方哲學,中世紀哲學,近代哲學,古典哲學以及現(xiàn)代哲學相關知識和理論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運用正確的思維能力辨別是非,分清善惡,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復試科目: 021 中國哲學史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構 |
更多題型結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招生年份:2013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87 | 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10101 |
研究方向 |
01馬克思主義價值哲學研究 02社會發(fā)展與人的發(fā)展研究 03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西方哲學比較研究 04馬克思主義經濟哲學研究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④811西方哲學史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71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科目的考試旨在考查考生對馬克思主義物質觀、實踐觀、辯證法、認識論、歷史觀等基本內容的掌握程度,以及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分析、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 811西方哲學史 西方哲學史科目的考試旨在考查考生對西方哲學的基本理論、基本內容、基本特點和基本規(guī)律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對西方哲學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古希臘羅馬西方哲學,中世紀哲學,近代哲學,古典哲學以及現(xiàn)代哲學相關知識和理論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運用正確的思維能力辨別是非,分清善惡,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復試科目:021中國哲學史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構 |
更多題型結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招生年份:2012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105 | 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10101 |
研究方向 |
_ 01馬克思主義價值哲學研究 _ 02社會發(fā)展與人的發(fā)展研究 _ 03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西方哲學比較研究 _ 04馬克思主義經濟哲學研究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④811中西哲學史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71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第四版) 李秀林等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811中西哲學史 《中國哲學史》 北京大學哲學系主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 《西方哲學史》 趙敦華 北京大學出版社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復試科目:02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選讀 《費爾巴哈論》、《反杜林論》(哲學編)恩格斯 人民出版社; 《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1.2章) 列寧 人民出版社; 《矛盾論》、《實踐論》 毛澤東 人民出版社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構 |
更多題型結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招生年份:2011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139 | 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15 | 專業(yè)代碼 : 10101 |
研究方向 |
_ 01馬克思主義價值哲學研究 _ 02社會發(fā)展與人的發(fā)展研究 _ 03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西方哲學比較研究 _ 04馬克思主義經濟哲學研究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④811中西哲學史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71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第四版)李秀林等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811中西哲學史 《中國哲學史》 北京大學哲學系主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 《西方哲學史》 趙敦華 北京大學出版社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02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選讀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構 |
更多題型結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手機登錄/注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