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教育(文登考研)-永遠做值得您信賴的考研品牌機構!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學技術學院醫(yī)學技術專業(yè)考研錄取比例代表著你有多大的概率或者可能性考研成功,這是每個考研人都十分關注的非常現實的一個問題。研究生報錄比,顧名思義,是報考人數與錄取人數的比例關系??佳芯W的眾多研究生工作人員以及老師可以深深的體會到天津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學技術學院醫(yī)學技術專業(yè)研究生歷年錄取比例以及歷年報錄比的重要性。非常好理解的是報錄比是我們選學校、選專業(yè)的基礎之基礎,如果您非常清楚您報考的學校及專業(yè)的考研報錄比,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數,在起跑線上就已經處于領先地位了。在搜集研究生“報錄比”資料的過程中也是有很多方法的。首先我們考研人在搜集考研“報錄比”資料時,一定要注意搜集排除掉推免生的統(tǒng)招生的研究生報考人數與錄取人數的比例數據。其次,廣大考生還應注意,要搜集至少三到五年的考研“報錄比”數據,這樣的話天津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學技術學院醫(yī)學技術專業(yè)考研錄取比例的數據特點,才能夠看出其中的規(guī)律。
  • 本校研究生團隊精品資料
  • 教材配套資料
  • 考研復試資料
  • 同等學力加試資料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咨詢答疑請進學姐本校直發(fā)淘寶店:學姐本校直發(fā)甄選店

初試全程輔導資料(天津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學技術專業(yè)研究生直接發(fā)貨,權威、真實、可靠)
教材配套資料輔導資料(天津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學技術專業(yè)研究生直接發(fā)貨,權威、真實、可靠)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學技術專業(yè)2023年考研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招生年份:2023 本院系招生人數: 未公布 醫(yī)學技術專業(yè)招生人數: 未公布 專業(yè)代碼 : 101000

研究方向

101000醫(yī)學技術  01 醫(yī)學檢驗技術6(2)  02 醫(yī)學實驗技術7(2)  03 醫(yī)學影像技術3(1)  04 康復治療技術3(1)  05 臨床營養(yǎng)學5(1) 更多研究方向

考試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01、02方向  ③704 醫(yī)學技術綜合一  03、04方向  ③699 西醫(yī)綜合  05方向  ③705 醫(yī)學技術綜合二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初試
參考書目

699 西醫(yī)綜合
考查內容
一、生物化學
(一)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
1.組成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的化學結構和分類。
2.氨基酸的理化性質。
3.肽鍵和肽。
4.蛋白質的一級結構及高級結構。
5.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關系。
6.蛋白質的理化性質(兩性解離、膠體性質、變性與復性、特征吸收峰、沉淀等)。
7.分離、純化蛋白質的各種方法及其原理。
8.核酸分子的組成,核苷及核苷酸的組成。
9.核酸的一級結構。DNA的空間結構與功能。RNA的空間結構與功能。
10.核酸的紫外吸收、變性與復性、核酸分子雜交及其應用。核酸酶。
11.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輔助因子,酶的活性中心。維生素與酶的輔助因子。
12.酶的作用機制,酶反應動力學,酶抑制的類型和特點。
13.酶的調節(jié)。酶的分類及命名。
14.酶在醫(yī)學上的應用。
(二)物質代謝及其調節(jié)
1.生物氧化的概念及特點。
2.呼吸鏈的組成,氧化磷酸化及影響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底物水平磷酸化,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儲存和利用。
3.胞漿中NADH的氧化。
4.ATP在能量的生成、利用、轉移、和儲存中的作用。不生成ATP的氧化體系的特點及意義。
5.糖的無氧酵解過程、意義及調節(jié)。
6.糖有氧氧化過程、有氧氧化過程、意義及調節(jié)。
7.磷酸戊糖途徑的意義。
8.糖原合成和分解過程及其調節(jié)機制。
9.糖異生過程、意義及調節(jié)。乳酸循環(huán)。
10.血糖的來源和去路,維持血糖恒定的機制。
11.脂肪酸分解代謝過程及能量的生成。
12.酮體的生成、利用和意義。
13.脂肪酸的合成過程,不飽和脂肪酸的生成。
14.必需脂肪酸與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重要衍生物。
15.體內磷脂的重要生理功能。
16.膽固醇的主要合成途徑及調控。膽固醇的轉化。
17.血漿脂蛋白的分類、組成、生理功用及代謝。高脂血癥的類型和特點。
18.蛋白質的營養(yǎng)作用。蛋白質的消化、吸收與腐敗。
19.氨基酸的一般代謝(體內蛋白質的降解,氧化脫氨基,轉氨基及聯合脫氨基)。
20.氨基酸的脫羧基作用。
21.體內氨的來源和轉運。
22.尿素的生成——鳥氨酸循環(huán)。
23.一碳單位的定義、來源、載體和功能。
24.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與酪氨酸的代謝。
25.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原料和分解產物,脫氧核苷酸的生成??勾x物的作用及其機制。
26.物質代謝的特點和相互聯系,組織器官的代謝特點和聯系。
27.代謝調節(jié)的基本原理(細胞水平、激素水平及整體水平調節(jié))。
28.饑餓、應激、糖尿病患者的代謝特點。
(三)遺傳信息的傳遞及其調控
1.中心法則。
2.DNA的半保留復制及復制的酶。DNA生物合成的基本過程。
3.逆轉錄的概念、逆轉錄酶、逆轉錄的過程、逆轉錄的意義。
4.DNA的損傷及修復。
5.轉錄的概念及其反應體系,原核生物轉錄的基本過程。真核生物RNA的生物合成。
6.真核生物RNA的加工修飾。
7.核酶的概念和意義。
8.蛋白質生物合成體系。遺傳密碼。
9.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翻譯后加工及靶向輸送。
10.蛋白質生物合成與醫(yī)學。
11.基因與基因組。
12.基因表達調控的基本原理。
13.原核和真核基因表達的調控。
(四)生物化學專題
1.肝在物質代謝中的主要作用。
2.生物轉化的類型和意義。
3.膽汁酸鹽與膽色素的代謝。
4.細胞信號轉導的分子基礎、基本概念。
5.常見的膜受體和胞內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途徑。
二.生理學
(一)緒論
1.體液、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機體的內環(huán)境和穩(wěn)態(tài)。
2.生理功能的神經調節(jié)、體液調節(jié)和自身調節(jié)。
3.體內反饋控制系統(tǒng)。
(二)細胞的基本功能
1.細胞膜的物質轉運功能:單純擴散、經載體和經通道易化擴散、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主動轉運、出胞和入胞。
2.細胞的興奮性和生物電現象:神經和骨骼肌細胞的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及其簡要的產生機制;刺激與閾刺激,可興奮細胞(或組織),組織的興奮與興奮性。電緊張電位和局部電位。動作電位(或興奮)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細胞上的傳導。
3.骨骼肌的收縮功能:骨骼肌的收縮機制、興奮-收縮耦聯
(三)血液
1.血液的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與特性
2.血細胞及其功能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數量、生理特性和功能;紅細胞的生成與破壞。
3.血液凝固、抗凝和纖溶
4.血型:ABO 和 Rh 血型系統(tǒng)及其臨床意義。輸血原則
(四)血液循環(huán)
1.心臟的泵血功能:心動周期,心臟泵血的過程和機制,心音,心臟泵血功能的評定,影響心輸出量的因素。
2.心肌的生物電現象 和生理特性:心肌細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竇房結細胞)的跨膜電位及其簡要的形成機制。心肌的生理特性(興奮性、自律性、傳導性和收縮性)。
3.血管生理:動脈血壓的正常值,動脈血壓的形成和影響因素;靜脈血壓、中心靜脈壓及影響靜脈回流的因;微循環(huán)、組織液和淋巴液的生成與回流。
4.心血管活動的調節(jié):心交感神經、心迷走神經和交感縮血管神經及其功能;頸動脈突和主動脈弓壓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和化學感受性反射;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血管升壓素。冠脈循環(huán)的特點和調節(jié)。
(五)呼吸
1.肺通氣:肺通氣的動力和阻力,胸膜腔內壓,肺表面活性物質;肺容積和肺容量,肺通氣量和肺泡通氣量。
2.肺換氣與組織換氣:肺換氣與組織換氣的過程及其影響因素;氣體擴散速率,通氣/血流比值及其意義。
3.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運輸,氧解離曲線及其影響因素。
4.呼吸運動的調節(jié):外周和中樞化學感受器。二氧化碳、H+和低氧對呼吸的調節(jié)。肺牽張反射。
(六)消化和吸收
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經支配和胃腸激素。
胃腸神經體液調節(jié)的一般規(guī)律
2.口腔內消化: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調節(jié)。蠕動和食管下括約肌的概念。
3.胃內消化:胃液的性質、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調節(jié),胃的容受性舒張和蠕動。胃的排空及其調節(jié)。
4.小腸內消化:胰液和膽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調節(jié)。小腸的分節(jié)運動。
5.大腸內消化:大腸液的分泌和大腸內細菌的活動。排便反射。
(七)能量代謝和體溫調節(jié)
1.能量代謝:基礎代謝和基礎代謝率及其意義
2.體溫及其調節(jié):體溫及其正常變動。機體的產熱和散熱;體溫調節(jié)。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
1.腎的功能解剖特點,腎血流量及其調節(jié)。
2.腎小球的濾過功能及其影響因素。
3.腎小管與集合管的轉運功能:各段腎小管和集合管對 Na+、C1-、水、HCO-3、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以及對 H+、NH3/NH4+、K+的分泌。腎糖閾的概念和意義。
4.尿生成的調節(jié):滲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腎交感神經、血管升壓素、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和心房鈉尿肽對尿生成的調節(jié)。
5.排尿活動及其調節(jié):排尿反射。
(九)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
1.神經元的一般結構和功能,神經纖維傳導興奮的特征。
2.突觸傳遞:經典突觸傳遞的過程和影響因素,興奮性和抑制性突觸后電位,突觸后神經元動作電位的產生,神經-骨骼肌接頭處的興奮傳遞。
3.神經反射:中樞神經元的聯系方式,中樞興奮傳播的特征,中樞抑制和中
樞易化。
4.神經系統(tǒng)的感覺分析功能:感覺的特異和非特異投射系統(tǒng)及其在感覺形成中的作用。大腦皮質的感覺(軀體感覺和特殊感覺)代表區(qū)。體表痛、內臟痛和牽涉痛。
5.神經系統(tǒng)對姿勢和軀體運動的調節(jié):運動傳出通路的最后公路和運動單位,牽張反射(腱反射和肌緊張)及其機制。大腦皮質運動區(qū),小腦的運動調節(jié)功能。
6.神經系統(tǒng)對內臟活動的調節(jié):自主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和功能特征。脊髓、低位腦干和下丘腦對內臟活動的調節(jié)。
7.腦的高級功能:自發(fā)腦電活動和腦電圖,皮層誘發(fā)電位。覺醒和睡眠。
(十)內分泌
1.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方式,激素的化學本質與分類,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激素的作用機制,激素分泌的調節(jié)。
2.下丘腦的內分泌功能:下丘腦與腺垂體的功能聯系,下丘腦調節(jié)肽和腺垂體激素,生長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調節(jié)。
3.垂體的內分泌功能:下丘腦與神經垂體的功能聯系和神經垂體激素。
4.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的合成與代謝,甲狀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調節(jié)。
5.與鈣、磷代謝調節(jié)有關的激素:甲狀旁腺激素、降鈣素和 1,25-二羥維生素 D3 的生理作用及它們的分泌或生成調節(jié)。
6.腎上腺糖皮質激素:.腎上腺糖皮質激素、鹽皮質激素和髓質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調節(jié)。
7.胰島素: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調節(jié)。
(十一)生殖
1.男性生殖:睪酮的生理作用,睪丸功能的調節(jié)。
2.女性生殖:雌激素及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卵巢功能的調節(jié),月經周期中下丘腦-腺垂體-卵巢-子宮內膜變化間的關系。
三.病理學
(一)細胞與組織適應損傷
1.四種適應萎縮、肥大、增生和化生的概念及分類。
2.組織細胞損傷和死亡的原因、發(fā)病機制。
3.變性的概念、常見的類型、形態(tài)特點及意義。
4.壞死的概念、類型、病理變化及結局。
5.凋亡的概念、壞死與凋亡的區(qū)別,凋亡在疾病中的作用。
(二)修復
1.再生的概念、類型,各種組織的再生能力及再生過程。
2.肉芽組織的結構、功能和結局。
3.傷口愈合的過程、類型及影響傷口愈合因素。
(三)局部血液及體液循環(huán)障礙
1.充血和淤血的概念、分類、病理變化和后果。
2.血栓形成的概念、條件以及血栓的形態(tài)特點、結局及其對機體的影響。
3.栓塞的概念、栓子的類型和運行途徑及其對機體的影響。
4.梗死的概念、病因、類型、病理特點、結局及其對機體的影響。
(四)炎癥
1.炎癥的概念、病因、基本病理變化及其機制(包括炎性介質的來源,作用,炎細胞的種類和功能)。
2.炎癥的病理學類型及不同類型的病理特點。
3.炎癥的臨床表現、全身反應和炎癥的結局。
4.炎性肉芽腫、炎性息肉、炎性假瘤的概念及病變特點。
(五)腫瘤
1.腫瘤的概念、異型性及生長方式,腫瘤的命名和分類。
2.腫瘤轉移的概念、途徑及對機體的影響。
3.腫瘤生長的生物學、侵襲和轉移的機制。
4.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的區(qū)別,癌和肉瘤的區(qū)別。
5.腫瘤的病因學、發(fā)病機制、分級、分期。
6.常見的癌前病變,癌前病變、原位癌及交界性腫瘤的概念。
7.常見腫瘤的特點。
(六)免疫系統(tǒng)疾病
1.變態(tài)反應的概念、類型、發(fā)病機制及結局。
2.移植排斥反應的概念、發(fā)病機制、分型及病理變化(心、肺、肝、腎和骨髓移植)。
3.移植物抗宿主的概念。
4.自身免疫病的概念、發(fā)病機制及影響因素。
(七)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
1.動脈粥樣硬化的病因、發(fā)病機制及基本病理變化;動脈粥樣硬化所累及的重要臟器的病理改變和后果。
2.高血壓病的概念、發(fā)病機制,良性高血壓的分期及其病理變化,惡性高血壓的病變特點。
3.風濕病的病因、發(fā)病機制、基本病理改變及各器官的病理變化。
4.心內膜炎的分類及其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改變、合并癥和結局。
5.心瓣膜病的類型、病理改變、血流動力學改變和臨床病理聯系。
6.心肌炎的概念、病理學類型及其病理特點。
(八)呼吸系統(tǒng)疾病
1.慢性支氣管炎的病因、發(fā)病機制和病理變化。
2.肺氣腫的概念、分類。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發(fā)病機制、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系。
3.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變化及臨床病理聯系。
4.各種細菌性肺炎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變化和并發(fā)癥。
5.支原體肺炎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變化和并發(fā)癥。
6.病毒性肺炎的病因、發(fā)病機制和病理特點。
7.支氣管擴張的概念、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變化和并發(fā)癥。
8.肺泡性損傷及肺間質性疾病的概念、病因、發(fā)病機制和病理變化。
9.鼻咽癌和肺癌的病因和常見的肉眼類型、組織學類型及它們的特點、轉移途徑及合并癥。
(九)消化系統(tǒng)疾病
1.慢性胃炎的類型及其病理特點。
2.潰瘍病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特點及其并發(fā)癥。
3.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發(fā)病機制及基本病理變化,肝炎的臨床病理類型及其病理學特點。
4.肝硬化的類型及其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特點和臨床病理聯系。
5.早期食管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態(tài)特點,中晚期食管癌各型的形態(tài)特點、臨床表現及擴散途徑。
6.早期胃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態(tài)特點,中晚期胃癌的肉眼類型和組織學類型、臨床表現及擴散途徑。
7.大腸癌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癌前病變、肉眼類型及組織學類型,分期與預后的關系,臨床表現及擴散途徑。
8.原發(fā)性肝癌的肉眼類型、組織學類型、臨床表現及擴散途徑。
(十)造血系統(tǒng)疾病
1.霍奇金病的病理特點、組織類型及其與預后的關系。
2.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學類型、病理變化及其與預后的關系。
3.白血病的病因分類及各型白血病的病理變化及臨床表現。
(十一)泌尿系統(tǒng)疾病
1.急性彌漫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系。
2.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系。
3.膜性腎小球腎炎、微小病變性腎小球腎病、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系。
4.IgA腎病及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病因、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系。
5.腎盂腎炎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系。
6.腎細胞癌、腎母細胞瘤、膀胱癌的病因、病理變化、臨床表現和擴散途徑。 (十二)生殖系統(tǒng)疾病
1.子宮頸癌的病因、癌前病變(子宮頸上皮內腫瘤)、病理變化、擴散途徑和臨床分期。
2.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子宮內膜增生癥的病因和病理變化。
3.子宮體癌的病因、病理變化和擴散途徑。
4.子宮平滑肌瘤的病理變化、子宮平滑肌肉瘤的病理變化和擴散途徑。
5.前列腺增生癥的病因和病理變化。
6.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病因、病理變化和擴散途徑。
(十三)傳染病及寄生蟲病
1.結核病的病因、傳播途徑、發(fā)病機制、基本病理變化及轉化規(guī)律。
2.原發(fā)性肺結核病的病變特點、發(fā)展和結局。
3.繼發(fā)性肺結核病的類型及其病理特點,及與原發(fā)性肺結核的區(qū)別。
4.肺外器官結核病的病理特點。
5.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病因、傳播途徑、病理變化、臨床病理聯系和結局。
6.流行性乙型腦炎的病因、傳染途徑、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系。
7.傷寒的病因、傳染途徑、發(fā)病機制、各器官的病理變化、臨床病理聯系、并發(fā)癥和結局。
8.細菌性痢疾的病因、傳染途徑,急性、中毒性及慢性痢疾的病理特點及與臨床病理的聯系。
9.梅毒的病因、傳播途徑、發(fā)病機制、病理變化及分期。
10.艾滋病的概念、病因、傳播途徑、發(fā)病機制、病理變化及分期。
(十四)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
1.甲亢、甲減、甲狀腺炎癥的病因、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系。
2.甲狀腺腫瘤的肉眼特點、組織學類型、臨床表現和擴散途徑。
3.糖尿病及胰島細胞瘤的病因、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系。
四.診斷學
1.常見癥狀學:包括發(fā)熱、水腫、呼吸困難、胸痛、腹痛、嘔血及黑便、咯血、昏迷。
2.體格檢查:包括一般檢查、頭頸部檢查、胸部檢查、腹部檢查、四肢脊柱檢查、常用神經系統(tǒng)檢查。
3.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尿便常規(guī)檢查,常規(guī)體液檢查,骨髓檢查,常用肝、腎功能檢查,血氣分析,肺功能檢查。
4.器械檢查:包括心電圖檢查、X 線胸片、超聲波檢查(常用腹部B超及超聲心動圖檢查)、內鏡檢查(支氣管鏡及消化內鏡檢查)。
五.外科學總論
(一)無菌術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及無菌操作的原則。
(二)外科患者體液代謝失調與酸堿平衡失調的概念、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診斷及防治、臨床處理的基本原則。
(三)輸血的適應證、注意事項和并發(fā)癥的防治,自體輸血及血液制品。
(四)外科休克的基本概念、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診斷要點及治療原則。
(五)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的概念、病因、臨床表現與防治。
(六)疼痛的分類、評估、對生理的影響及治療。術后鎮(zhèn)痛的藥物與方法。
(七)圍手術期處理:術前準備、術后處理的目的與內容,以及術后并發(fā)癥的防治。
(八)外科患者營養(yǎng)代謝的概念,腸內、腸外營養(yǎng)的選擇及并發(fā)癥的防治。
(九)外科感染
1.外科感染的概念、病理、臨床表現、診斷及防治原則。
2.淺部組織及手部化膿性感染的病因、臨床表現及治療原則。
3.全身性外科感染的病因、致病菌、臨床表現及診治。
4.有芽胞厭氧菌感染的臨床表現、診斷與鑒別診斷要點及防治原則。
5.外科應用抗菌藥物的原則。
(十)創(chuàng)傷的概念和分類。創(chuàng)傷的病理、診斷與治療。
(十一)燒傷的傷情判斷、病理生理、臨床分期和各期的治療原則。燒傷并發(fā)癥的臨床表現與診斷、防治要點。
(十二)腫瘤
1.腫瘤的分類、病因、病理及分子事件、臨床表現、診斷與防治。
2.常見體表腫瘤的表現特點與診治原則。
(十三)移植的概念、分類與免疫學基礎。器官移植。排斥反應及其防治。
(十四)麻醉、重癥監(jiān)測治療與復蘇
1.麻醉前準備內容及麻醉前用藥的選擇。
2.常用麻醉的方法、藥物、操作要點、臨床應用及并發(fā)癥的防治。
3.重癥監(jiān)測的內容、應用與治療原則。
4.心、肺、腦復蘇的概念、操作要領和治療。

704 醫(yī)學技術綜合一
考查內容
一、生物化學
(一)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
1.組成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的化學結構和分類。
2.氨基酸的理化性質。
3.肽鍵和肽。
4.蛋白質的一級結構及高級結構。
5.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關系。
6.蛋白質的理化性質(兩性解離、膠體性質、變性與復性、特征吸收峰、沉淀等)。
7.分離、純化蛋白質的各種方法及其原理。
8.核酸分子的組成,核苷及核苷酸的組成。
9.核酸的一級結構。DNA的空間結構與功能。RNA的空間結構與功能。
10.核酸的紫外吸收、變性與復性、核酸分子雜交及其應用。核酸酶。
11.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輔助因子,酶的活性中心。維生素與酶的輔助因子。
12.酶的作用機制,酶反應動力學,酶抑制的類型和特點。
13.酶的調節(jié)。酶的分類及命名。
14.酶在醫(yī)學上的應用。
(二)物質代謝及其調節(jié)
1.生物氧化的概念及特點。
2.呼吸鏈的組成,氧化磷酸化及影響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底物水平磷酸化,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儲存和利用。
3.胞漿中NADH的氧化。
4.ATP在能量的生成、利用、轉移、和儲存中的作用。不生成ATP的氧化體系的特點及意義。
5.糖的無氧酵解過程、意義及調節(jié)。
6.糖有氧氧化過程、有氧氧化過程、意義及調節(jié)。
7.磷酸戊糖途徑的意義。
8.糖原合成和分解過程及其調節(jié)機制。
9.糖異生過程、意義及調節(jié)。乳酸循環(huán)。
10.血糖的來源和去路,維持血糖恒定的機制。
11.脂肪酸分解代謝過程及能量的生成。
12.酮體的生成、利用和意義。
13.脂肪酸的合成過程,不飽和脂肪酸的生成。
14.必需脂肪酸與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重要衍生物。
15.體內磷脂的重要生理功能。
16.膽固醇的主要合成途徑及調控。膽固醇的轉化。
17.血漿脂蛋白的分類、組成、生理功用及代謝。高脂血癥的類型和特點。
18.蛋白質的營養(yǎng)作用。蛋白質的消化、吸收與腐敗。
19.氨基酸的一般代謝(體內蛋白質的降解,氧化脫氨基,轉氨基及聯合脫氨基)。
20.氨基酸的脫羧基作用。
21.體內氨的來源和轉運。
22.尿素的生成——鳥氨酸循環(huán)。
23.一碳單位的定義、來源、載體和功能。
24.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與酪氨酸的代謝。
25.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原料和分解產物,脫氧核苷酸的生成??勾x物的作用及其機制。
26.物質代謝的特點和相互聯系,組織器官的代謝特點和聯系。
27.代謝調節(jié)的基本原理(細胞水平、激素水平及整體水平調節(jié))。
28.饑餓、應激、糖尿病患者的代謝特點。
(三)遺傳信息的傳遞及其調控
1.中心法則。
2.DNA的半保留復制及復制的酶。DNA生物合成的基本過程。
3.逆轉錄的概念、逆轉錄酶、逆轉錄的過程、逆轉錄的意義。
4.DNA的損傷及修復。
5.轉錄的概念及其反應體系,原核生物轉錄的基本過程。真核生物RNA的生物合成。
6.真核生物RNA的加工修飾。
7.核酶的概念和意義。
8.蛋白質生物合成體系。遺傳密碼。
9.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翻譯后加工及靶向輸送。
10.蛋白質生物合成與醫(yī)學。
11.基因與基因組。
12.基因表達調控的基本原理。
13.原核和真核基因表達的調控。
(四)生物化學專題
1.肝在物質代謝中的主要作用。
2.生物轉化的類型和意義。
3.膽汁酸鹽與膽色素的代謝。
4.細胞信號轉導的分子基礎、基本概念。
5.常見的膜受體和胞內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途徑。
二.生理學
(一)緒論
1. 體液、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機體的內環(huán)境和穩(wěn)態(tài)。
2. 生理功能的神經調節(jié)、體液調節(jié)和自身調節(jié)。
3. 體內反饋控制系統(tǒng)。
(二)細胞的基本功能
1. 細胞膜的物質轉運功能:單純擴散、經載體和經通道易化擴散、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主動轉運、出胞和入胞。
2. 細胞的興奮性和生物電現象:神經和骨骼肌細胞的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及其簡要的產生機制;刺激與閾刺激,可興奮細胞(或組織),組織的興奮與興奮性。電緊張電位和局部電位。動作電位(或興奮)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細胞上的傳導。
3. 骨骼肌的收縮功能:骨骼肌的收縮機制、興奮-收縮耦聯
(三)血液
1.血液的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與特性
2.血細胞及其功能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數量、生理特性和功能;紅細胞的生成與破壞。
3.血液凝固、抗凝和纖溶
4.血型:ABO 和 Rh 血型系統(tǒng)及其臨床意義。輸血原則
(四)血液循環(huán)
1.心臟的泵血功能:心動周期,心臟泵血的過程和機制,心音,心臟泵血功能的評定,影響心輸出量的因素。
2.心肌的生物電現象 和生理特性:心肌細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竇房結細胞)的跨膜電位及其簡要的形成機制。心肌的生理特性(興奮性、自律性、傳導性和收縮性)。
3.血管生理:動脈血壓的正常值,動脈血壓的形成和影響因素;靜脈血壓、中心靜脈壓及影響靜脈回流的因;微循環(huán)、組織液和淋巴液的生成與回流。
4.心血管活動的調節(jié):心交感神經、心迷走神經和交感縮血管神經及其功能;頸動脈突和主動脈弓壓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和化學感受性反射;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血管升壓素。冠脈循環(huán)的特點和調節(jié)。
(五)呼吸
1.肺通氣:肺通氣的動力和阻力,胸膜腔內壓,肺表面活性物質;肺容積和肺容量,肺通氣量和肺泡通氣量。
2.肺換氣與組織換氣:肺換氣與組織換氣的過程及其影響因素;氣體擴散速率,通氣/血流比值及其意義。
3.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運輸,氧解離曲線及其影響因素。
4.呼吸運動的調節(jié):外周和中樞化學感受器。二氧化碳、H+和低氧對呼吸的調節(jié)。肺牽張反射。
(六)消化和吸收
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經支配和胃腸激素。
胃腸神經體液調節(jié)的一般規(guī)律
2.口腔內消化: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調節(jié)。蠕動和食管下括約肌的概念。
3.胃內消化:胃液的性質、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調節(jié),胃的容受性舒張和蠕動。胃的排空及其調節(jié)。
4.小腸內消化:胰液和膽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調節(jié)。小腸的分節(jié)運動。
5.大腸內消化:大腸液的分泌和大腸內細菌的活動。排便反射。
(七)能量代謝和體溫調節(jié)
1.能量代謝:基礎代謝和基礎代謝率及其意義
2.體溫及其調節(jié):體溫及其正常變動。機體的產熱和散熱;體溫調節(jié)。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
1.腎的功能解剖特點,腎血流量及其調節(jié)。
2.腎小球的濾過功能及其影響因素。
3. 腎小管與集合管的轉運功能:各段腎小管和集合管對 Na+、C1-、水、HCO-3、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以及對 H+、NH3/NH4+、K+的分泌。腎糖閾的概念和意義。
4.尿生成的調節(jié):滲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腎交感神經、血管升壓素、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和心房鈉尿肽對尿生成的調節(jié)。
5.排尿活動及其調節(jié):排尿反射。
(九)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
1.神經元的一般結構和功能,神經纖維傳導興奮的特征。
2.突觸傳遞:經典突觸傳遞的過程和影響因素,興奮性和抑制性突觸后電位,突觸后神經元動作電位的產生,神經-骨骼肌接頭處的興奮傳遞。
3.神經反射:中樞神經元的聯系方式,中樞興奮傳播的特征,中樞抑制和中
樞易化。
4.神經系統(tǒng)的感覺分析功能:感覺的特異和非特異投射系統(tǒng)及其在感覺形成中的作用。大腦皮質的感覺(軀體感覺和特殊感覺)代表區(qū)。體表痛、內臟痛和牽涉痛。
5.神經系統(tǒng)對姿勢和軀體運動的調節(jié):運動傳出通路的最后公路和運動單位,牽張反射(腱反射和肌緊張)及其機制。大腦皮質運動區(qū),小腦的運動調節(jié)功能。
6.神經系統(tǒng)對內臟活動的調節(jié):自主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和功能特征。脊髓、低位腦干和下丘腦對內臟活動的調節(jié)。
7.腦的高級功能:自發(fā)腦電活動和腦電圖,皮層誘發(fā)電位。覺醒和睡眠。
(十)內分泌
1.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方式,激素的化學本質與分類,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激素的作用機制,激素分泌的調節(jié)。
2.下丘腦的內分泌功能:下丘腦與腺垂體的功能聯系,下丘腦調節(jié)肽和腺垂體激素,生長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調節(jié)。
3.垂體的內分泌功能:下丘腦與神經垂體的功能聯系和神經垂體激素。
4.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的合成與代謝,甲狀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調節(jié)。
5.與鈣、磷代謝調節(jié)有關的激素:甲狀旁腺激素、降鈣素和 1,25-二羥維生素 D3 的生理作用及它們的分泌或生成調節(jié)。
6.腎上腺糖皮質激素:.腎上腺糖皮質激素、鹽皮質激素和髓質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調節(jié)。
7.胰島素: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調節(jié)。
(十一)生殖
1.男性生殖:睪酮的生理作用,睪丸功能的調節(jié)。
2.女性生殖:雌激素及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卵巢功能的調節(jié),月經周期中下丘腦-腺垂體-卵巢-子宮內膜變化間的關系。
三.病理學
(一)細胞與組織適應損傷
1.四種適應萎縮、肥大、增生和化生的概念及分類。
2.組織細胞損傷和死亡的原因、發(fā)病機制。
3.變性的概念、常見的類型、形態(tài)特點及意義。
4.壞死的概念、類型、病理變化及結局。
5.凋亡的概念、壞死與凋亡的區(qū)別,凋亡在疾病中的作用。
(二)修復
1.再生的概念、類型,各種組織的再生能力及再生過程。
2.肉芽組織的結構、功能和結局。
3.傷口愈合的過程、類型及影響傷口愈合因素。
(三)局部血液及體液循環(huán)障礙
1.充血和淤血的概念、分類、病理變化和后果。
2.血栓形成的概念、條件以及血栓的形態(tài)特點、結局及其對機體的影響。
3.栓塞的概念、栓子的類型和運行途徑及其對機體的影響。
4.梗死的概念、病因、類型、病理特點、結局及其對機體的影響。
(四)炎癥
1.炎癥的概念、病因、基本病理變化及其機制(包括炎性介質的來源,作用,炎細胞的種類和功能)。
2.炎癥的病理學類型及不同類型的病理特點。
3.炎癥的臨床表現、全身反應和炎癥的結局。
4.炎性肉芽腫、炎性息肉、炎性假瘤的概念及病變特點。
(五)腫瘤
1.腫瘤的概念、異型性及生長方式,腫瘤的命名和分類。
2.腫瘤轉移的概念、途徑及對機體的影響。
3.腫瘤生長的生物學、侵襲和轉移的機制。
4.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的區(qū)別,癌和肉瘤的區(qū)別。
5.腫瘤的病因學、發(fā)病機制、分級、分期。
6.常見的癌前病變,癌前病變、原位癌及交界性腫瘤的概念。
7.常見腫瘤的特點。
(六)免疫系統(tǒng)疾病
1.變態(tài)反應的概念、類型、發(fā)病機制及結局。
2.移植排斥反應的概念、發(fā)病機制、分型及病理變化(心、肺、肝、腎和骨髓移植)。
3.移植物抗宿主的概念。
4.自身免疫病的概念、發(fā)病機制及影響因素。
(七)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
1.動脈粥樣硬化的病因、發(fā)病機制及基本病理變化;動脈粥樣硬化所累及的重要臟器的病理改變和后果。
2.高血壓病的概念、發(fā)病機制,良性高血壓的分期及其病理變化,惡性高血壓的病變特點。
3.風濕病的病因、發(fā)病機制、基本病理改變及各器官的病理變化。
4.心內膜炎的分類及其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改變、合并癥和結局。
5.心瓣膜病的類型、病理改變、血流動力學改變和臨床病理聯系。
6.心肌炎的概念、病理學類型及其病理特點。
(八)呼吸系統(tǒng)疾病
1.慢性支氣管炎的病因、發(fā)病機制和病理變化。
2.肺氣腫的概念、分類。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發(fā)病機制、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系。
3.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變化及臨床病理聯系。
4.各種細菌性肺炎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變化和并發(fā)癥。
5.支原體肺炎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變化和并發(fā)癥。
6.病毒性肺炎的病因、發(fā)病機制和病理特點。
7.支氣管擴張的概念、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變化和并發(fā)癥。
8.肺泡性損傷及肺間質性疾病的概念、病因、發(fā)病機制和病理變化。
9.鼻咽癌和肺癌的病因和常見的肉眼類型、組織學類型及它們的特點、轉移途徑及合并癥。
(九)消化系統(tǒng)疾病
1.慢性胃炎的類型及其病理特點。
2.潰瘍病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特點及其并發(fā)癥。
3.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發(fā)病機制及基本病理變化,肝炎的臨床病理類型及其病理學特點。
4.肝硬化的類型及其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特點和臨床病理聯系。
5.早期食管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態(tài)特點,中晚期食管癌各型的形態(tài)特點、臨床表現及擴散途徑。
6.早期胃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態(tài)特點,中晚期胃癌的肉眼類型和組織學類型、臨床表現及擴散途徑。
7.大腸癌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癌前病變、肉眼類型及組織學類型,分期與預后的關系,臨床表現及擴散途徑。
8.原發(fā)性肝癌的肉眼類型、組織學類型、臨床表現及擴散途徑。
(十)造血系統(tǒng)疾病
1.霍奇金病的病理特點、組織類型及其與預后的關系。
2.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學類型、病理變化及其與預后的關系。
3.白血病的病因分類及各型白血病的病理變化及臨床表現。
(十一)泌尿系統(tǒng)疾病
1.急性彌漫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系。
2.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系。
3.膜性腎小球腎炎、微小病變性腎小球腎病、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系。
4.IgA腎病及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病因、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系。
5.腎盂腎炎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系。
6.腎細胞癌、腎母細胞瘤、膀胱癌的病因、病理變化、臨床表現和擴散途徑。 (十二)生殖系統(tǒng)疾病
1.子宮頸癌的病因、癌前病變(子宮頸上皮內腫瘤)、病理變化、擴散途徑和臨床分期。
2.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子宮內膜增生癥的病因和病理變化。
3.子宮體癌的病因、病理變化和擴散途徑。
4.子宮平滑肌瘤的病理變化、子宮平滑肌肉瘤的病理變化和擴散途徑。
5.前列腺增生癥的病因和病理變化。
6.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病因、病理變化和擴散途徑。
(十三)傳染病及寄生蟲病
1.結核病的病因、傳播途徑、發(fā)病機制、基本病理變化及轉化規(guī)律。
2.原發(fā)性肺結核病的病變特點、發(fā)展和結局。
3.繼發(fā)性肺結核病的類型及其病理特點,及與原發(fā)性肺結核的區(qū)別。
4.肺外器官結核病的病理特點。
5.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病因、傳播途徑、病理變化、臨床病理聯系和結局。
6.流行性乙型腦炎的病因、傳染途徑、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系。
7.傷寒的病因、傳染途徑、發(fā)病機制、各器官的病理變化、臨床病理聯系、并發(fā)癥和結局。
8.細菌性痢疾的病因、傳染途徑,急性、中毒性及慢性痢疾的病理特點及與臨床病理的聯系。
9.梅毒的病因、傳播途徑、發(fā)病機制、病理變化及分期。
10.艾滋病的概念、病因、傳播途徑、發(fā)病機制、病理變化及分期。
(十四)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
1.甲亢、甲減、甲狀腺炎癥的病因、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系。
2.甲狀腺腫瘤的肉眼特點、組織學類型、臨床表現和擴散途徑。
3.糖尿病及胰島細胞瘤的病因、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系。

705 醫(yī)學技術綜合二
考查內容
一、生物化學
(一)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
1.組成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的化學結構和分類。
2.氨基酸的理化性質。
3.肽鍵和肽。
4.蛋白質的一級結構及高級結構。
5.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關系。
6.蛋白質的理化性質(兩性解離、膠體性質、變性與復性、特征吸收峰、沉淀等)。
7.分離、純化蛋白質的各種方法及其原理。
8.核酸分子的組成,核苷及核苷酸的組成。
9.核酸的一級結構。DNA的空間結構與功能。RNA的空間結構與功能。
10.核酸的紫外吸收、變性與復性、核酸分子雜交及其應用。核酸酶。
11.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輔助因子,酶的活性中心。維生素與酶的輔助因子。
12.酶的作用機制,酶反應動力學,酶抑制的類型和特點。
13.酶的調節(jié)。酶的分類及命名。
14.酶在醫(yī)學上的應用。
(二)物質代謝及其調節(jié)
1.生物氧化的概念及特點。
2.呼吸鏈的組成,氧化磷酸化及影響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底物水平磷酸化,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儲存和利用。
3.胞漿中NADH的氧化。
4.ATP在能量的生成、利用、轉移、和儲存中的作用。不生成ATP的氧化體系的特點及意義。
5.糖的無氧酵解過程、意義及調節(jié)。
6.糖有氧氧化過程、有氧氧化過程、意義及調節(jié)。
7.磷酸戊糖途徑的意義。
8.糖原合成和分解過程及其調節(jié)機制。
9.糖異生過程、意義及調節(jié)。乳酸循環(huán)。
10.血糖的來源和去路,維持血糖恒定的機制。
11.脂肪酸分解代謝過程及能量的生成。
12.酮體的生成、利用和意義。
13.脂肪酸的合成過程,不飽和脂肪酸的生成。
14.必需脂肪酸與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重要衍生物。
15.體內磷脂的重要生理功能。
16.膽固醇的主要合成途徑及調控。膽固醇的轉化。
17.血漿脂蛋白的分類、組成、生理功用及代謝。高脂血癥的類型和特點。
18.蛋白質的營養(yǎng)作用。蛋白質的消化、吸收與腐敗。
19.氨基酸的一般代謝(體內蛋白質的降解,氧化脫氨基,轉氨基及聯合脫氨基)。
20.氨基酸的脫羧基作用。
21.體內氨的來源和轉運。
22.尿素的生成——鳥氨酸循環(huán)。
23.一碳單位的定義、來源、載體和功能。
24.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與酪氨酸的代謝。
25.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原料和分解產物,脫氧核苷酸的生成??勾x物的作用及其機制。
26.物質代謝的特點和相互聯系,組織器官的代謝特點和聯系。
27.代謝調節(jié)的基本原理(細胞水平、激素水平及整體水平調節(jié))。
28.饑餓、應激、糖尿病患者的代謝特點。
(三)遺傳信息的傳遞及其調控
1.中心法則。
2.DNA的半保留復制及復制的酶。DNA生物合成的基本過程。
3.逆轉錄的概念、逆轉錄酶、逆轉錄的過程、逆轉錄的意義。
4.DNA的損傷及修復。
5.轉錄的概念及其反應體系,原核生物轉錄的基本過程。真核生物RNA的生物合成。
6.真核生物RNA的加工修飾。
7.核酶的概念和意義。
8.蛋白質生物合成體系。遺傳密碼。
9.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翻譯后加工及靶向輸送。
10.蛋白質生物合成與醫(yī)學。
11.基因與基因組。
12.基因表達調控的基本原理。
13.原核和真核基因表達的調控。
(四)生物化學專題
1.肝在物質代謝中的主要作用。
2.生物轉化的類型和意義。
3.膽汁酸鹽與膽色素的代謝。
4.細胞信號轉導的分子基礎、基本概念。
5.常見的膜受體和胞內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途徑。
二.生理學
(一)緒論
1.體液、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機體的內環(huán)境和穩(wěn)態(tài)。
2.生理功能的神經調節(jié)、體液調節(jié)和自身調節(jié)。
3.體內反饋控制系統(tǒng)。
(二)細胞的基本功能
1.細胞膜的物質轉運功能:單純擴散、經載體和經通道易化擴散、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主動轉運、出胞和入胞。
2.細胞的興奮性和生物電現象:神經和骨骼肌細胞的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及其簡要的產生機制;刺激與閾刺激,可興奮細胞(或組織),組織的興奮與興奮性。電緊張電位和局部電位。動作電位(或興奮)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細胞上的傳導。
3.骨骼肌的收縮功能:骨骼肌的收縮機制、興奮-收縮耦聯
(三)血液
1.血液的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與特性
2.血細胞及其功能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數量、生理特性和功能;紅細胞的生成與破壞。
3.血液凝固、抗凝和纖溶
4.血型:ABO 和 Rh 血型系統(tǒng)及其臨床意義。輸血原則
(四)血液循環(huán)
1.心臟的泵血功能:心動周期,心臟泵血的過程和機制,心音,心臟泵血功能的評定,影響心輸出量的因素。
2.心肌的生物電現象 和生理特性:心肌細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竇房結細胞)的跨膜電位及其簡要的形成機制。心肌的生理特性(興奮性、自律性、傳導性和收縮性)。
3.血管生理:動脈血壓的正常值,動脈血壓的形成和影響因素;靜脈血壓、中心靜脈壓及影響靜脈回流的因;微循環(huán)、組織液和淋巴液的生成與回流。
4.心血管活動的調節(jié):心交感神經、心迷走神經和交感縮血管神經及其功能;頸動脈突和主動脈弓壓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和化學感受性反射;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血管升壓素。冠脈循環(huán)的特點和調節(jié)。
(五)呼吸
1.肺通氣:肺通氣的動力和阻力,胸膜腔內壓,肺表面活性物質;肺容積和肺容量,肺通氣量和肺泡通氣量。
2.肺換氣與組織換氣:肺換氣與組織換氣的過程及其影響因素;氣體擴散速率,通氣/血流比值及其意義。
3.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運輸,氧解離曲線及其影響因素。
4.呼吸運動的調節(jié):外周和中樞化學感受器。二氧化碳、H+和低氧對呼吸的調節(jié)。肺牽張反射。
(六)消化和吸收
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經支配和胃腸激素。
胃腸神經體液調節(jié)的一般規(guī)律
2.口腔內消化: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調節(jié)。蠕動和食管下括約肌的概念。
3.胃內消化:胃液的性質、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調節(jié),胃的容受性舒張和蠕動。胃的排空及其調節(jié)。
4.小腸內消化:胰液和膽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調節(jié)。小腸的分節(jié)運動。
5.大腸內消化:大腸液的分泌和大腸內細菌的活動。排便反射。
(七)能量代謝和體溫調節(jié)
1.能量代謝:基礎代謝和基礎代謝率及其意義
2.體溫及其調節(jié):體溫及其正常變動。機體的產熱和散熱;體溫調節(jié)。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
1.腎的功能解剖特點,腎血流量及其調節(jié)。
2.腎小球的濾過功能及其影響因素。
3.腎小管與集合管的轉運功能:各段腎小管和集合管對 Na+、C1-、水、HCO-3、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以及對 H+、NH3/NH4+、K+的分泌。腎糖閾的概念和意義。
4.尿生成的調節(jié):滲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腎交感神經、血管升壓素、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和心房鈉尿肽對尿生成的調節(jié)。
5.排尿活動及其調節(jié):排尿反射。
(九)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
1.神經元的一般結構和功能,神經纖維傳導興奮的特征。
2.突觸傳遞:經典突觸傳遞的過程和影響因素,興奮性和抑制性突觸后電位,突觸后神經元動作電位的產生,神經-骨骼肌接頭處的興奮傳遞。
3.神經反射:中樞神經元的聯系方式,中樞興奮傳播的特征,中樞抑制和中
樞易化。
4.神經系統(tǒng)的感覺分析功能:感覺的特異和非特異投射系統(tǒng)及其在感覺形成中的作用。大腦皮質的感覺(軀體感覺和特殊感覺)代表區(qū)。體表痛、內臟痛和牽涉痛。
5.神經系統(tǒng)對姿勢和軀體運動的調節(jié):運動傳出通路的最后公路和運動單位,牽張反射(腱反射和肌緊張)及其機制。大腦皮質運動區(qū),小腦的運動調節(jié)功能。
6.神經系統(tǒng)對內臟活動的調節(jié):自主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和功能特征。脊髓、低位腦干和下丘腦對內臟活動的調節(jié)。
7.腦的高級功能:自發(fā)腦電活動和腦電圖,皮層誘發(fā)電位。覺醒和睡眠。
(十)內分泌
1.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方式,激素的化學本質與分類,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激素的作用機制,激素分泌的調節(jié)。
2.下丘腦的內分泌功能:下丘腦與腺垂體的功能聯系,下丘腦調節(jié)肽和腺垂體激素,生長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調節(jié)。
3.垂體的內分泌功能:下丘腦與神經垂體的功能聯系和神經垂體激素。
4.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的合成與代謝,甲狀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調節(jié)。
5.與鈣、磷代謝調節(jié)有關的激素:甲狀旁腺激素、降鈣素和 1,25-二羥維生素 D3 的生理作用及它們的分泌或生成調節(jié)。
6.腎上腺糖皮質激素:.腎上腺糖皮質激素、鹽皮質激素和髓質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調節(jié)。
7.胰島素: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調節(jié)。
(十一)生殖
1.男性生殖:睪酮的生理作用,睪丸功能的調節(jié)。
2.女性生殖:雌激素及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卵巢功能的調節(jié),月經周期中下丘腦-腺垂體-卵巢-子宮內膜變化間的關系。
三.食品微生物學
(一)緒論
1.掌握微生物學定義及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2.熟悉微生物學的研究內容和根本任務。
3.熟悉微生物發(fā)展史上和主要代表人物的貢獻
(二)原核微生物的形態(tài)、構造和功能
1. 熟悉細菌的形態(tài)、大小、結構與功能(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內含物和核質體這些一般構造,芽孢,伴孢晶體,糖被,鞭毛,菌毛和性毛等特殊構造)、繁殖方式、菌落特征、食品發(fā)酵工業(yè)中有重要用途細菌的菌名和用途。革蘭氏染色的機理;溶菌酶與青霉素的作用機制;缺壁細菌的形成。
2. 理解芽孢和糖被的特性和實際應用。
3. 掌握放線菌的形態(tài)構造、繁殖方式、菌落特點和有重要用途放線菌的菌名和用途。
(三)真核微生物的形態(tài)、構造和功能
1. 掌握酵母菌的形態(tài)和大小、細胞壁化學組成,繁殖方式、生活史、菌落特征、食品發(fā)酵工業(yè)中有重要用途酵母菌的菌名和用途。
2. 掌握霉菌細胞結構、細胞壁化學組成,食品發(fā)酵工業(yè)中有重要用途霉菌的菌名和用途;熟悉根霉、毛霉、青霉、曲霉的菌體形態(tài)和菌落形態(tài)及繁殖方式。
(四)微生物的營養(yǎng)和培養(yǎng)基
1. 熟悉微生物所需營養(yǎng)物的種類及功能。
2. 掌握微生物的營養(yǎng)類型。
3. 掌握配制培養(yǎng)基的原則;了解四大類微生物常用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基的分類,理解選擇性培養(yǎng)基和鑒別性培養(yǎng)基的應用原理及在特定微生物篩選、鑒別中的應用。
4. 了解營養(yǎng)物質進入細胞的4 種方式的特點。
(五)微生物的生長及其控制
1. 掌握微生物的生長量的測定方法及適用條件。
2. 掌握單細胞微生物典型生長曲線各時期的特點及對發(fā)酵生產的指導意義
3. 理解恒化連續(xù)培養(yǎng)和恒濁連續(xù)培養(yǎng)的原理及用途。
4. 了解同步培養(yǎng)的目的和方法;
5. 理解溫度、氧氣、pH、水活度和滲透壓、輻射等環(huán)境因素對微生物的影響;了解培養(yǎng)過程中培養(yǎng)基pH 變化的原因及調節(jié)的方法。
6. 理解滅菌、消毒、防腐、化療的異同和了解其具體措施,掌握常用的物理和化學的消毒滅菌法的條件和作用原理。
7. 掌握抗代謝藥物(如磺胺藥)和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機制。
(六)微生物的分類和鑒定
1. 掌握學名的國際命名法則——雙名法的構成;熟悉常見和重要微生物的學名。
2. 理解和掌握微生物分類鑒定方法,尤其是細菌和真菌的常用鑒定方法。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復試科目

復試科目:
01方向
臨床免疫學檢驗
02方向
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
03方向
醫(yī)學影像學基礎與臨床
044方向
康復醫(yī)學
05方向
醫(yī)學營養(yǎng)學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同等學力
加試科目

備注:
01方向
1.限第一學歷為全日制本科畢業(yè)生(含應屆和往屆),不招收專接本、專升本、成考和自考生。
2.醫(yī)學檢驗技術方向限醫(yī)學技術類(口腔醫(yī)學技術除外)、基礎醫(yī)學、臨床醫(yī)學、藥學、護理學專業(yè)背景考生報考。
02方向
1. 限 第 一 學歷為全日制本科畢業(yè)生(含應屆和往屆),不招收專接本、專升本、成考和自考生。
2. 醫(yī) 學 實 驗技術方向限醫(yī)學技術類(口腔醫(yī)學技術除外)、基礎醫(yī)學、臨床醫(yī)學、生物科學類、藥學、護理學專業(yè)背景考生報考。
03方向
1. 限第一學歷為全日制本科畢業(yè)生(含
應屆和往屆),不招收專接本、專升本、成考和自考生。
2. 醫(yī) 學 影 像技術方向限醫(yī)學技術類(口腔醫(yī)學技術除外)、基礎醫(yī)學類、臨床醫(yī)學類專業(yè)背景考生報考。
04方向
1. 限第一學歷為全日制本科畢業(yè)生(含應屆和往屆),不招收專接本、專升本、成考和自考生。
05方向
1. 限 第 一 學歷為全日制本科畢業(yè)生(含應屆和往屆),不招收專接本、專升本、成考和自考生。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題型結構

699 西醫(yī)綜合
1.考查內容分數分配
生物化學76分、生理學74分、病理學61分、診斷學76分、外科學總論13分。
2.試卷題型結構
生物化學部分(76分)
一、單選題:共23道小題(1-23),每題2分,計46分。
二、多選題:共12道小題(24-35),每題2.5分,計30分。
生理學部分(74分)
一、單選題:共22道小題(36-57),每題2分,計44分。
二、多選題:共12道小題(58-69),每題2.5分,計30分。
病理學部分(61分)
一、單選題:共18道小題(70-87),每題2分,計36分。
二、多選題:共10道小題(88-97),每題2.5分,計25分。
診斷學部分(76分)
一、單選題:共23道小題(98-120),每題2分,計46分。
二、多選題:共12道小題(121-132),每題2.5分,計30分。
外科學總論部分(13分)
一、單選題:共4道小題(133-136),每題2分,計8分。
二、多選題:共2道小題(137-138),每題2.5分,計5分。

704 醫(yī)學技術綜合一
1.考查內容分數分配
生物化學100分,生理學100分,病理學100分。
2.試卷題型結構
生物化學部分(100分)
一、單選題:共30道小題(1-30),每小題2分,計60分。
二、多選題:共16道小題(31-46),每小題2.5分,計40分。
生理學部分(100分)
一、單選題:共30道小題(47-76),每小題2分,計60分。
二、多選題:共16道小題(77-92),每小題2.5分,計40分。
病理學部分(100分)
一、單選題:共30道小題(93-122),每小題2分,計60分。
二、多選題:共16道小題(123-138),每小題2.5分,計40分。

705 醫(yī)學技術綜合二
1.考查內容分數分配
生物化學100分,生理學100分,食品微生物學100分。
2.試卷題型結構
生物化學部分(100分)
一、單選題:共30道小題(1-30),每小題2分,計60分。
二、多選題:共16道小題(31-46),每小題2.5分,計40分。
生理學部分(100分)
一、單選題:共30道小題(47-76),每小題2分,計60分。
二、多選題:共16道小題(77-92),每小題2.5分,計40分。
食品微生物學部分(100分)
一、單選題:共30道小題(93-122),每小題2分,計60分。
二、多選題:共16道小題(123-138),每小題2.5分,計40分。
更多題型結構

資料說明

更多資料說明

復試
分數線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學技術專業(yè)考研復試分數線對考研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信息,考研復試分數線就決定了考多少分才能有機會進復試的一個最低標準。如果天津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學技術專業(yè)考研復試分數線過高的話,那么對于基礎相對較差的考生肯定就會有一定的難度,而如果天津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學技術專業(yè)考研復試分數線較低的話就會比較容易。當然復試分數線也受試題難度等影響,也不能完全根據分數線來判斷考研難易程度。我們提供的復試分數線可能來源于大學名研究生院網站,也可能由天津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學技術專業(yè)的研究生提供,不代表學校官方數據,可能有誤差,供考生參考,如有誤差本站不承擔相應責任。

>>更多分數線信息

錄取比例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學技術專業(yè)考研錄取比例代表著你有多大的概率或者可能性考研成功,這是每個考研人都十分關注的非常現實的一個問題。天津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學技術專業(yè)考研報錄比,顧名思義,是報考人數與錄取人數的比例關系。天津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學技術專業(yè)研究生歷年錄取比例以及歷年報錄比的對每個考生都非常重要。知道了天津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學技術專業(yè)研究生錄取比例,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數,在起跑線上就已經處于領先地位了。我們提供的報錄比可能來源于大學名研究生院網站,也可能由天津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學技術專業(yè)的研究生提供,不代表學校官方數據,可能有誤差,供考生參考,如有誤差本站不承擔相應責任

>>更多錄取信息

難度系數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學技術專業(yè)考研難度系數是經過多屆(一般3屆以上)大量的報考天津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學技術專業(yè)研究生的考生根據專業(yè)課的難度、分數線、報錄比等多種因素分析出來的參考數據,最高為10(代表非常難考,代表強手多,競爭大,需要足夠的重視和付出,考研復習時間建議一年以上),最低為3(代表競爭不大,報考人數少,正常情況下好好復習半年左右就有比較大的成功率)。難度系數僅供考生參考,不代表學校官方數據,不對數據承擔相應的責任。

>>更多難度分析

導師信息

 >>更多導師信息

研究方向
詳情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學技術以上招生信息(招生目錄、考試科目、參考書、復試信息)均來源于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研究生院,權威可靠。導師信息、歷年分數線、招生錄取比例、難度分析有些來源于在校的研究生,信息比較準確,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誤差,僅供大家參考。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學技術學院醫(yī)學技術專業(yè)考研錄取比例以及報錄比既然這么重要,尤其是報錄比體現了競爭激烈程度,那么怎么樣才能找到考研錄取比例以及招錄比呢?在哪里可以找到這些信息呢?考研網的專業(yè)課輔導老師經過多年的經驗總結了以下一些方法:第一,通過考研群、考研論壇、百度搜索去查詢,在網上能找到一些相關的數據,這些數據很可能是上一屆的研究生提供的,而且很可能在不同的網站這些數據也是有差別的,這就需要自己去辨別哪些數據的可靠性更強,更準確。第二、通過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研究生院官方網站進行查詢,有時候學校也會公布的。第三、可以親自去報考院校去咨詢,到了報考院校之后可以去天津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學技術學院醫(yī)學技術專業(yè)的研究生導師辦公室,也可以去本專業(yè)的研究生宿舍,通過研究生師哥師姐肯定可以獲得準確的天津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學技術學院醫(yī)學技術專業(yè)考研錄取比例以及報錄比、研究生錄取人數,并且相信還會獲得其他一些高價值的信息和資料。
考研院系專業(yè)介紹更多
考研網研究生導師介紹更多
錄取分數線-招生問答-招生政策更多
復試分數線-參考書-信息資料更多
考研網-錄取信息-文件通知更多
考研復習經驗-方法心得更多
回到頂部 購物車 會員中心